close

  從8月29日起,廣東社工支援地震災區服務隊共60多人分批陸續奔赴雲南省魯甸地震災區,開展災後重建救援工作,計劃直至今年底結束。9月中旬,南方日報記者赴魯甸災區,探訪正在災區堅守的廣東社工。
  據省民政廳廳長劉洪介紹,根據全國統一部署,省民政廳迅速招募災害救援經驗豐富、專業能力強、有意願參與救援服務工作的社工,組成魯甸社會工作支援團廣東服務隊。
  這支服務隊下設6支分隊,主要開展心理撫慰、社區發展等專業服務,幫助受災群眾舒緩心理壓力、修複社會關係,推動災區社會重建和社區發展。
  記者瞭解到,除了廣東省民政廳,北京、上海、四川、雲南等省市也分別組建了社會工作服務隊來到魯甸地震災區開展服務。這是國家民政部首次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災區社會工作服務支援計劃。
  撫慰災後居民心理創傷
  9月12日一早,南方日報記者從魯甸縣城出發,乘車前往震中龍頭山鎮。山路崎嶇,風裡時不時傳來花椒的濃濃香氣。司機納燦說,當地出產花椒、核桃,農民大多以此為業。地震發生時,很多人正在山上採摘花椒,因此躲避了一場劫難。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山路跋涉,記者抵達龍頭山鎮葫蘆橋安置點。連片的藍色和灰白色帳篷區,正見證著8月3日那場6.5級地震留下的創傷。一下車,“葫蘆橋電影院”、“葫蘆橋茶館”幾個大字首先映入眼帘。在葫蘆橋安置點中間,剛剛搭建起來的3間帳篷就是廣東社工的工作站。
  9月1日,廣東社工支援雲南魯甸災區社工站正式成立。社工站的服務地點確定於龍頭山鎮龍泉社區的葫蘆橋安置區。廣東工業大學社工系的閻安老師9月6日抵達這裡,她介紹,經過先遣隊和首批服務隊的走訪,評估災民的需要,形成了整體工作方案,併在社工站帳篷里開辦葫蘆橋電影院、茶館、信息驛站、“葫蘆娃”青少年志願者服務隊等。
  “我們最迫切的想法是讓災民們從帳篷里走出來。災民受到地震的驚嚇,那種恐懼感還沒有消退。他們現在有家不能歸,只能住在帳篷里,長時間這樣,心裡會憋出病來。”閻安說。廣東社工開辦的電影院、茶館等設施都是為了向災民提供公共活動空間,盡可能地挖掘災民的自身潛力,讓他們從低谷中走出來。
  災民謝先生的房屋在這次地震中全部垮塌,家中3位行動不便的老人被安置在不同的地方。謝先生需要兼顧小買賣和照顧老人,肩上的擔子變得沉重,情緒也變得消極、鬱悶。社工們邀請他在“葫蘆橋大舞臺”獻唱一首歌,一曲《濤聲依舊》過後,謝先生笑著說:“這是震後第一嗓。”
  激活社區活力,恢復歡樂場景
  9月13日晚8時,記者在葫蘆橋電影院和災民們一起看了一場電影。開場前,社工們擺出從廣州帶來的放映機,調試好音響,等候觀眾。
  隨著夜幕降臨,吃過晚飯的災民開始圍過來,一排排向外依次坐定,準備看電影。62歲的李金山拎著板凳興衝衝地趕來,“家裡的電視機在地震時砸壞了,現在沒有電視看了。葫蘆橋電影院讓我們有了新地方消磨時間,社工們想得很周到。”
  社工陳忠華告訴記者,他們在安置點的服務對象共有近230戶人家,820多人。他們按照“網格化”的原則開展服務,把這一片區域劃分成3個板塊,每個板塊分配3名社工走訪,對個案開展跟蹤服務。“我們希望能激發社區活力,重新恢復地震發生前的居民關係和社區生活。”
  “安置點老年人比較多,這裡的風俗是老人單獨住,不和子女住在一起。社工們會定時探訪老人居住的帳篷,有什麼需要隨時跟進。安置點有4名孕產婦,有兩個已經生了,還有兩個待產。”陳忠華說。
  86歲的謝家順已經逐漸和社工們熟悉起來。老人雙眼失明,在地震時頭部受傷,一直卧床不起。社工每天來探訪一次,握住他的手,說一些鼓勵的話。“我想要一個取暖爐,準備過冬時用。”老人對社工說。“我們去想想辦法,儘力為您找到捐助。”社工回答他。
  村民祖萬兵的妻子8月13日生了寶寶,這家人成為社工吳新花重點關註的對象。“孩子已經滿月了,我動員這位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到葫蘆橋茶館坐坐,聊一聊天,幫他們排解一下鬱悶。”
  在龍頭山鎮臨時辦公點,記者見到了鎮黨委書記李善雲。他說:“廣東社工協助鎮黨委政府做了很多事。現在鄉鎮幹部到一線核災、發放救災物資等工作任務很重,沒有精力顧及災民的心理撫慰、社區關係的重建等問題,社工的到來正好彌補了這一不足。他們以專業的優勢,迅速融入災民的生活。社工從災民中收集到的意見,可以及時反映給鎮黨委政府,成為我們瞭解群眾需求的又一個新渠道。”
  為災民鏈接生計資源
  “我們是專業的陪伴者,希望能重新激發社區的活力,”資深社工郭偉信這樣說。
  “除了為災民提供公共活動空間,社工們還想為他們鏈接一些資源,比方說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計問題。原本災民大多靠種花椒為生,地震之後,大家都不敢再上山採摘花椒。這段時期正是花椒的收穫期,村民眼看著花椒從青綠色變成暗紅色,能賣出去的價錢每天都在下降。”他說。
  怎樣能讓災民們增加一些經濟收入?這成為廣東社工們考慮的問題。在葫蘆橋茶館和災民們聊天時,社工們發現,很多婦女對刺繡很在行,手工製作的布鞋、鞋墊都很精緻漂亮。
  “我們想看能不能在廣東舉辦一些義賣活動,將這些布鞋、鞋墊作為義賣品,義賣所得的善款全部給災民,為他們恢復正常生產生活提供經濟支持。”
  80歲的村民楊正興和老伴撫養著3個孫輩,生活很困難。經過廣東社工的聯繫,廣東的熱心人士與這3個孩子建立結對幫扶,從今年到他們大學畢業,每年都將給他們資助。
  社工建立的葫蘆橋信息驛站,相當於安置區信息資源的交互平臺、災民需求的發佈平臺。有一位78歲的老人沒有聽到村裡的廣播,錯過了發放棉被的時間。老人來到信息驛站向社工求助,隨後獲得幫助,拿到了一床被子。地震之後,陸續有志願者服務團隊、公益組織來到災區,有的向災民發放慰問金和慰問品。信息驛站的黑板報便成為他們的信息發佈平臺。信息驛站還把安置區的各個公益組織的所在地公示出來,方便災民聯繫求助。
  9月13日下午,葫蘆橋家庭綜合服務中心正式開張迎客。“我們把在廣州的做法複製到葫蘆橋安置區了,”廣州市民政局社工處處長楊海清在揭牌現場告訴記者。
  省社工師聯合會會長李敏蘭作為首批服務隊的一員,對社工們的高效工作頗有感慨。“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從這次魯甸救災可以看到廣東近年來在全國率先培育社工人才的豐碩成果。”她說。
  南方日報記者 李強
  實習生 葉融冰
  通訊員 李衛湘 文燕媚  (原標題:社工在魯甸:心裡話就和我們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j93xjojk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